——黄冈市公安局全面启用防伪芯片印章
2013年8月,在重庆发生私刻“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等国家机关印章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70多万元。2015年3月,钦州市钦南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茅某因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因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总和刑期一年四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个月。
种种印章犯罪日益猖獗,印章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未经审批,擅自经营印章业;超越经营范围,私自非法刻制公章;部分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违法犯罪人员伪造公章、证件进行诈骗活动大开方便之门;有些单位和个人承制印章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承接、验证、登记制度;还有整个印章业职工队伍素质下降,给治安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为了整顿印章业的乱象,加强印章社会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特制定《印章治安管理办法》,该《办法》强调公安机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对印章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印章管理安全规范化和信息科学化。并且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买卖印章,不得非法制作、使用印章。
《印章治安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印章管理,杜绝印章犯罪指明了方向,自2014年4月1日起,黄冈市公安局实行软硬件两手抓的方法在全市范围使用芯片防伪印章,包括法定名称章、内设机构章、业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新印章在章体内植入一枚公安机关统一研制的加密防伪芯片,芯片中写入相关审批和刻制信息,公安、质检、税务、银行、工商、编制、民政等部门将配置防伪芯片印章查验器,能快速识别印章真假。同时,新型印章章面上被统一刻制了13位印章编码,市民只需登录本网站,即可按照编码查询信息辨明真伪。
公安机关还将建立全市印章印鉴信息库。所有印章都列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印章电子化管理。印章刻制完成后,申请刻制单位需在公安机关统一制作的印鉴留存卡上加盖印鉴,扫描上传至公安机关入库存档。
新型防伪印章内的电子芯片通过黄冈市印章治安管理中心统一初始化,按照各地市行政区划加载初始密码和特殊编码,并写入印章芯片内。从制作源头上规范印章材料管理,规范黄冈市印章制作管理。新型防伪印章在刊刻制作时由黄冈市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对章体内的电子芯片统一激活,并且验证是否已经在黄冈市印章管理信系统中备案,以检验该枚印章材料的合法性,才能写入与该枚印章相关的所有信息,保证该枚印章入网管理。
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改变了印章管理依赖纸和笔,鉴别依赖眼和手的状况,提高了印章管理自动化程度和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通过网络管理,能够有效地发现犯罪、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
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安部金盾工程的组成部分,是现实斗争和新形式发展的必然。建立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印章从登记、审批、制作、查询、比对、存储、辨别真伪等全过程电脑化、信息化、网络化;将印章的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发布在互联网上,可在全国范围内为社会公众及执法、管理等部门提供查询识别服务,真正达到易识别、难仿制、好管理的目的。可以减少由于技术落后和管理工作不完善而给犯罪分子带来的可乘之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提高震慑、预防、发现和打击伪造印章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切实维护印章用户的合法权益。
印章备案入网查询系统是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在互联网上的子系统,也是黄冈市公安局新推出的一项便民、利民措施。
通过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制作的印章交付后输入总服务器,按照公安部的要求与全国公安部门统一联网管理,并将印章的可公开信息共享在市公安局互联网上的“印章备案入网查询系统”,可为外地、内地在黄冈投资、经商、洽谈业务的客户提供合作单位印章是否在公安机关备案入网、是否启用新型网络编码印章、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等信誉查询。
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等随时通过该系统进行印章相关信息查询,对未在公安机关备案入网的印章用户可进行监督。
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市运行已有一年时间,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大企业非常认可,认为减少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如在团风推出这个系统后,林建集团一次刻章7枚。由此,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好处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防伪芯片印章的使用,将有效预防和打击制假、贩假等涉及假印章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印章业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公安局、刻章公司、企业及个人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共同构建安全的印章环境。